陳師孟斥責法檢「不學無術」危言聳聽嗎?

                     陳師孟斥責法檢「不學無術」危言聳聽嗎?

        陳師孟新科準監委怒斥法官辦綠不辦藍一番言詞,顏色鮮明針對性高,遭法界同仇敵愾非議製造寒蟬效應,陳委員霸氣回嗆法檢們不學無術,他這樣罵危言聳聽欠得體嗎?筆者不以為然,有訴訟經驗或精研判決書嗜好者會認為,其評語算恰如其分,今代御史專扮和事老搞和稀泥,司法舞弊乃整飭官箴重中之重,難得誕生敢嚴打不肖司法官硬骨子監察硬漢,未嘗不可喜可賀,即便有寒蟬副作用亦屬必要之惡,果然有庭長級「先發制人」投書責其不是,但躲獨立保護傘下卻恣意不依法審判的恐龍法官輩,有必要「龜笑鱉無尾」乎,爾俸爾祿就不是民脂民膏嗎?終身職猶享不受任何干涉「至尊」特權,才真讓人「眼紅心跳」呢!
        舉親歷之案例,彰化地院三審法官不專業心證,對法條曲解豈只不學無術,國學爛遜程度連小學生都會笑掉牙,此冤案非關藍綠,若蒙青睞,詳查嚴辦則可「一窟抓7隻」:

        一、一審候補法官於辯論終結前收受原告遞交高院判決「呈堂證據」,明知不同案情,為了執意抄襲上審見解俾能「照它本宣科」,絲毫不理會答辯狀和當庭辯論一再提醒的民營條例規定,對此被告主張隻字不予評價,查該高院案情係「勞工離職後再投勞保」,故而判決「年資延續無損失」;筆者案情則「勞工離職後轉投公保」,有年資重計不利益損失,法官居然自圓其說的添加「或轉投軍人等其他保險」字句,擺明毫無根據欲認定勞、公保得併計,據以判「無損」應敗訴,罔顧多次舉證勞保條例明文規定暨勞動部函釋,勞、公保年資不得併計,故分明蓄意枉法裁判,濫行援引導致整篇判決文畸形,不可思議判決請教律師也說法官根本亂搞,讓專業蒙羞。

        又契約訂立「將來有再參加各該保險方得繳回補償金」,也就是公營事業員工退職後再加入原職業保險才需繳還補償,既有判例咸認為係「勞保再投勞保、公保再投公保」,原告律師卻歪解為「再參加各項保險」之意,且表示「因年資保留條款確信被告一定領得到給付才簽切結」及「因唯恐被告領不到給付才給補償」,沒知識且矛盾論述,法官竟都認「核屬有據」,筆者據法抗辯卻被認「尚非可取」,太上法官等同打臉總統及立委,立院三讀通過總統明令公佈之法律,法定主張成「尚非可取」,叫人民如何信賴遵循法令?而「確信」屬絕對用語,法院沒有既清廉又貪瀆的法官,如果確信長生不老又恐夭壽短命,或確信天下無敵又怕不堪一擊,三歲幼童都曉得自相矛盾的,天底下找不到同時擁有無堅不摧的矛及任何利刃無法刺穿的盾兩神器之人,就像沒省時又省力的物理原理般,遺憾法官卻信有此奇人,也採納兩種兵器可同時並存說詞,倒想請問那支矛刺向那塊盾將如何情形?

      「扣槃捫燭」譬喻典故─有人告訴瞎子日形如銅槃,銅槃有聲,後來瞎子聽見鐘聲便以為是日;又有人告訴瞎子日光如燭形狀,瞎子摸著短籥也當做是日。觀此法官對上級審認識未真,盲抄成例何異於瞎子揣日!殊不知同為勞保事件,情狀有別,豈能無差別一概論以「應返還」,就如黃銅與黃金色澤類似,品價差很大,同樣殺人,有故意、基於義憤、過失、殺害直系尊親屬、正當防衛等,由死刑乃至阻卻違法,刑責殊異。而甲比乙大,法官竟說乙可包括甲,「交集大於聯集」真是超瞎邏輯!馬拉松賽規則訂明徒步完成,裁判說只要抵終點,跑步、開車、搭直昇機在所不問,殊途同歸豈不怪哉!若言「再參加各該保險並領取老年給付」與「再領取老年給付」意義同,請問立法者是黔之驢的好事者、是喜歡畫蛇添足無聊之輩?尤甚者,遽予援用另案訴訟資料作裁判基礎,卻不提示兩造辯論,典型學者所稱突襲判決違法,最高法院《70台上字第2007號判例》係糾正判例之經典代表。

         最不足取行為是定宣判期日,到場卻不見法官蹤影,依約聆判吃閉門羹,本法官懶散之過,法院竟責任推給當事人未「準時」到場,要求調閱監視器,院方才承認已「口頭警告」,仍不忘強辯法院有衡酌要否宣判之裁量權,但翻遍六法,不知哪條法律授權允許?彰化地院把宣判當兒戲,陳情函復還宣稱「書記官告知判決結果與法官宣判意義一樣,無損當事人權利」,違法不自知荒腔走調說法極不妥當,書記官辦公室裡告知判決叫「已達到場聽判目的」、叫「於訴訟所得主張權益無任何影響」,書記官密室唸判決主文能跟法官當庭公開宣判意義一樣,法律人太胡扯,若兩造欲聲明或捨棄上訴,請問書記官有權私下登載筆錄、有能力口述判決理由要領嗎?「宣判筆錄」長什麼模樣法院該比外界清楚,尤其爭議者,判決經宣示該法院受其羈束,不宣判當事人豈不是要再容忍「竄改期」?刑事與民事判決,法院組織法及訴訟法都強制規定須公開宣示,批辦監委核閱意見要求後續情形查復,司法院轉高院調查報告又出現「歸咎當事人未準時報到」不實字眼,簡直昧情欠素養!何況當事人非僅準時,還提早到,敢問訴訟法或司法內規可有註明提早多久才算「準時」?目的地買台北車票,在桃園被趕下車,候補法官惡意整人,程序沒走完侵害訴訟權,認錯或可了事,抄襲冤判才屬不可原諒!

         二、詳舉上開事由上訴合議庭,二審迴避不審酌,只針對前審未公開宣判部份引用判例「判決仍有效」,受命法官主持準備庭違反「聽訟不語原則」,竟代愣住的另一造律師答辯,經解析僱主並無保證勞工定然領到老年給付義務,法官似乎語塞,要上訴人不妨還錢再另外求償,隨即不悅裁示擇期辯論,也種下敗訴因果。辯論庭法官重複先歸還補償再另循訴訟求償話題,筆者不厭其煩重述答話:「此乃條例規定補償項目,是中油違法追討,本訴判決不用返還即可,何須另起爐灶反致不合法。」法官微笑點頭,判決卻搖頭,既認定系爭標的屬法定補償「固非無據」,卻判定「非本件所得審判」,並判決先返還補償金再另訴求償,調閱評議簿,受命法官果然堅持「務必如此」,審判長簽名「以下空白」〈靈魂人物不表意見很反常〉,陪席則僅寫同意,不曉她是同意審判長不置可否或受命法官的反見?這等敷衍粗糙評議,花訴訟費之上訴利益何在呢?

         受命法官趨近擇惡固執,想必法界無一認同,設若真另訴得到再次補償,如對方再興訟追討,按法官循環理論又得先還再求償,豈不陷於永無止境「官司輪迴」的訟累?更妙是「再參加各該保險」,本庭解釋成「再參加該兩種勞、公保險」,硬掰二者未兼併詮釋係「未達完備」,國文造詣著實讓人額頭三條線! 
     
         三、103年4月再審遞狀後,案子石沈大海,查詢方知有編案,但不曉受理與否,補充訴狀只好臨櫃面交,副本也無從逕寄,直至9月方始收到對造答辯,確認已正式成案,卻又沈寂8個多月,某日突接法官助理來電索電子檔,道稱承審法官「認為該結案了」,語氣充滿不耐與敷衍,「顯無再審理由」應很容易看出、很快駁回起訴才是,本案三名聰穎法官足足審查1年2個月餘才「恍然大悟」顯無理由,索性開庭辯論也省了,漫長程期拖泥帶水,評議偏要湊巧選在審判長請假時召開,監察院函查,高院稱「再審庭無設置庭長,由資深者充之」,既然這樣,洪姓資深法官為名正言順審判長,為何評議簿附記「審判長請假由其代理」,欲蓋彌彰程序反不符法制,而因審判長告假突然上陣遞補那法官,到底如何「速成」評議心證?
         觀再審評議,各員意見欄卻堆放決議欄該有文字,且「簡單不明瞭」,豈有這般瞧不出所以然評議道理,早知草草交代,看判決書就得了!原排定審判長竟人間蒸發告別本案,由湊數組合的評議成員取代原班底成為判決合議成員,未免荒誕,請問被臨時通知遞補的陪席可有詳細閱卷,或只橡皮圖章負責「同意」?再審庭於陳情函復聲稱「審理過程皆持續進行」,頗叫人存疑,詭辯「不獲原審案卷及釋憲資料才毅然結案」,真是睜眼說瞎話之極致,案卷存查於簡易庭,自家院區未獲資料,孰信?而歷次釋憲書皆同步補充到院,大法官網站也定期公佈,資料未獲實屬無稽之談,書狀會講話。先延宕再草率駁案,對違背法令陳述審都不審,再審裁判費簡直漣漪也激不起。

         評議法官應各陳意見,次序以資淺先,本案先陳述的意見竟為「同意」,首位發言究竟是同意什麼呢?而第二順序的意見也是同意,「同意前位法官的同意」又是什麼意思呢?代理審判長「具體意見」因之莫名成了唯一判決心證,原先不知名審判長也幽靈般脫離訴訟,一連串於法於理於情有違羅生門疑點,依「明示其一者應認為排除其他」拉丁法諺,彰化地院將法條移花接木,無疑擬魚目混珠幫審判長「本尊」缺席合理化,然而厚厚案卷,臨危受命之庭員如何當場消化複雜案情,並當機立斷作成心證?鐵不可能任務,法院藉獨立審判搪塞,「不足為外人道」即一推二五六,「佛曰不可說」硬ㄠ就一翻兩瞪眼,律師直呼「交代不過去啦」!裁判評議乃「準判決」依據,茲事何其體大,成員豈容濫竽充數,再簡易案情,拼裝雜牌軍絕難精確評議,立法機關會容許濫更替笨思維才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家的他自稱「馬蓋先」 108.2.24

蔡政府為綠能寧毀台灣生態 113.1.31

此生最不想扔之幸福包袱 112.3.20